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中医文化 >


中医文化

中医文化

黄燕:中医调理失眠多梦

2025-04-06   来源:宏韵中医   

  黄燕:中医调理失眠多梦

  中医认为,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失眠多梦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、气血阴阳失衡密切相关。黄燕教授指出,失眠多梦的病因复杂多样,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。

  情志失调

  长期的精神压力、情绪波动,如忧思过度、恼怒伤肝等,会导致肝气郁结,气机不畅。肝郁则易化火,火扰心神,从而引发失眠、多梦等症状。例如,职场人士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,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,肝气不舒,就容易出现入睡困难、多梦易醒,同时伴有烦躁易怒、胸胁胀痛等表现。

  饮食不节

  过食肥甘厚味、辛辣刺激之品,损伤脾胃,酿生痰湿。痰湿内蕴,阻滞气机,上扰清窍,可致心神不宁,引发失眠多梦。此外,饮食不规律,暴饮暴食,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导致气血生化不足,心神失养,进而出现失眠、健忘、多梦等症状。

  劳逸失调

 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,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。过度劳累会耗伤气血,使心神失养;过度安逸则气血运行不畅,导致气机郁滞,同样会引发失眠多梦。比如,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,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容易出现疲劳、失眠、多梦等问题;而长期久坐不动、缺乏运动的人,也容易出现气血不畅、情绪低落、多梦易醒等情况。

  体质因素

 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对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。一些体质虚弱、气血不足的人,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,出现失眠多梦症。例如,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,气血亏虚,心神失养,常常伴有失眠、多梦、健忘等症状。

  黄燕教授的经典调理药方

  酸枣仁汤加减

  适用症状:适用于肝血不足、虚热内扰型失眠多梦。患者常表现为虚烦失眠、心悸不安、头晕目眩、咽干口燥、舌红苔薄、脉细弦等症状。

  方剂组成:酸枣仁、茯苓、知母、川芎、甘草。

  方解:酸枣仁养血补肝、宁心安神,为君药;茯苓健脾宁心,知母滋阴清热,二者共为臣药,助酸枣仁安神除烦;川芎调畅气血,疏达肝气,与酸枣仁相伍,一养一调,使血足神安;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养血安神、清热除烦之功。

  归脾汤加减

  适用症状:适用于心脾两虚型失眠多梦。患者常表现为心悸怔忡、健忘失眠、多梦易醒、面色萎黄、食少倦怠、舌淡苔薄白、脉细弱等症状。

  方剂组成: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当归、龙眼肉、酸枣仁、远志、木香。

  方解: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健脾益气,以补心脾之气;当归、龙眼肉养血和营,以补心脾之血;酸枣仁、远志宁心安神;木香理气醒脾,使补而不滞。诸药配伍,共奏益气补血、健脾养心之功,使心脾得养,心神得安。

  天王补心丹加减

  适用症状:适用于阴虚火旺、心肾不交型失眠多梦。患者常伴有心烦失眠、手足心热、口燥咽干、盗汗遗精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症状。

  方剂组成:生地黄、玄参、天冬、麦冬、丹参、当归、人参、茯苓、五味子、远志、桔梗、朱砂(现多用水牛角浓缩粉代替)等。

  方解:生地黄滋阴补肾,养心安神;玄参、天冬、麦冬滋阴清热;丹参、当归养血活血;人参、茯苓益气宁心;五味子、远志养心安神;桔梗载药上行;朱砂(水牛角浓缩粉)镇心安神。诸药合用,共奏滋阴养血、补心安神之功。

  温胆汤加减

  适用症状:适用于痰热内扰型失眠多梦。患者常表现为失眠多梦、心烦口苦、头晕目眩、痰多胸闷、舌红苔黄腻、脉滑数等症状。

  方剂组成:半夏、竹茹、枳实、陈皮、甘草、茯苓。

  方解:半夏燥湿化痰,和胃降逆;竹茹清热化痰,除烦止呕;枳实行气消痰,使痰随气下;陈皮理气燥湿,茯苓健脾渗湿,以杜生痰之源;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理气化痰、和胃利胆之功,使痰热得清,心神得安。

  特色疗法辅助调理

  针灸疗法

  黄燕教授认为,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,能够调节经络气血运行,平衡阴阳,从而达到治疗失眠多梦的目的。常用的穴位有神门、内关、三阴交、安眠等。神门穴为心经原穴,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;内关穴可宽胸理气、宁心安神;三阴交穴为肝、脾、肾三经交会穴,能健脾益肾、调补肝肾;安眠穴为经外奇穴,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,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,可有效缓解失眠多梦症状。

  推拿按摩

  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身心,缓解肌肉紧张,促进血液循环,调节神经系统功能。黄燕教授常采用揉按头部穴位、推揉背部膀胱经等方法,帮助患者舒缓压力,改善睡眠质量。例如,揉按百会穴可升阳举陷、安神定志;推揉背部膀胱经可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。

  耳穴压豆

  耳穴压豆是将王不留行籽等贴于耳部特定穴位,通过按压刺激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常用的耳穴有心、肾、皮质下、神门等。耳穴压豆操作简便,患者可自行在家进行按压,有助于缓解失眠多梦症状。

  临床案例分享

  案例一

  一位35岁的职场女性,因工作压力大,长期失眠多梦,伴有心悸、头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黄燕教授诊断为肝郁脾虚型失眠多梦,采用逍遥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。经过两周的治疗,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,多梦情况也有所减少,焦虑情绪得到缓解;继续治疗一个月后,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,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

  案例二

  一位58岁的退休老人,因子女不在身边,感到孤独寂寞,逐渐出现失眠、多梦、健忘、焦虑等症状。黄燕教授诊断为心脾两虚型失眠多梦,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,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社交活动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,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提高,多梦现象明显减少,焦虑情绪也逐渐消失。

  中医调理失眠多梦的注意事项

  个体化治疗

 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,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,因此治疗失眠多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。黄燕教授在临床实践中,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、症状、生活习惯等,结合舌象、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,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。

  综合调理

  中医调理失眠多梦不仅仅是药物治疗,还需要结合饮食、运动、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调理。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;饮食上宜清淡、易消化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;适当进行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以增强体质;同时,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,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。


宏韵中医:联系电话:020-62875366|投诉电话:020-62875360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28号(方圆大厦首层)    xml网站地图   网站地图
备案号: 粤ICP备2022044198号-3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12122  粤(A)中医广(2024)第135号

扫描关注官网微信